零钱包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零钱包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资讯】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0

发布时间:2020-10-17 02:05:32 阅读: 来源:零钱包厂家

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

央行网站近日重登周小川行长去年的文章,再次明确推行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这不仅表明高层坚持改革方向的决心,也说明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将进一步走向深水区。  从国际经验来看,由利率市场化带动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在1980年代后,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都经历过这样的改革,像英国的金融大爆炸就是一个典型。从各种先行研究的结果来看,在2000年以前金融自由化改革至少在统计学上都表现出很强的诱发金融体系危机,特别是银行危机的有意性。  即便在那些经济实力很强,对金融危机有较高免疫力的大国,金融自由化也会在事后强化银行危机的严重性。而所有的金融自由化改革都是利率市场化为主导内容的。各国的经济体质和制度设计上千差万别,但结果高度一致,这是我们在制度设计和改革时机的把握上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日本有研究机构在2000年左右收集了53个国家近20年的金融改革经验,曾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一,坚定不移地推行金融市场化改革并非是金融体系的健全化的速效药。相反,从现实的统计数据来看,金融自由化一般会在事后损害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其二,要抑制银行危机的发生,需要金融体系的体质极为健全,这对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都是可望不可求的。所以金融自由化对他们而言都是一个门槛很高的政策体言。其三,发达国家即便在经济体制,制度设计上有更多的优势,但利率市场化乃至金融自由化推进上面也需要高度谨慎。但问题的核心和焦点不在于要不要市场化,而在于如何提高金融体系的质量,增强对本国经济对银行危机的免疫能力。  由于日本在1990年代后经济成长乏力,而欧美特别是美国在IT革命的旗号下经济突飞猛进,这样的研究成果无疑在当时是不合时宜的。欧美主流经济学不断批评日本落后的经济文化和封闭的金融体制,敦促其改革开放。诚然,这些问题的确是制约日本经济复苏的原因之一。然而美国自身讴歌的市场化进程也在那时候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种子,在今天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重新审视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对回首过去也对展望将来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本意是用来强化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最后都导致了银行危机的发生,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和非银行经济主体的投融资行动的影响广泛和深刻,并在一开始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好的开端”,从而强化各方面的成功预期,麻痹制度设计和市场监管者的神经,毕竟人是一种很难自我否定的动物。一旦其影响超出了控制能力范围,我国属于转型经济,其方向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控制利率市场化的节奏是非常必要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拒绝利率市场化,长期的利率管制导致金融体系在合理有效分配上的成本极高,不管就乱一管就死的反反复复,浪费和消耗了大量的金融资源。就近而言,去年以来民间借贷的乱象在根本上是资本错配表现,根本上都与僵化落后的金融体系息息相关。改革是事不宜迟,但越是如此越要注意利率市化改革过程中有可能生的问题,这需要改革者要更多的具有前瞻性,以及改革方案的可控性。  我们认为目前有三个问题需要监管层更多地注意。一是目前的利率市场化的议论更多在贷款方面,也就是银行利益层面上,而缺乏对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实际影响评估。第二,是市场参与者教育问题,周行长也很重视这个问题,认为和证券投资教育一样。我们觉得这还不够,毕竟资本的损毁和负债的资金断裂带给经济的影响有着无法比拟的不同,这不仅是制度上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的差别,带给经济的冲击也难以比拟。在信息不均衡很严重的中国市场,只有从下自上的自发改革推动能力才能促使银行发挥真正的价格发现机能。第三,要重视同步甚至提前构筑防波堤。避免改革中若遇到经济减速甚至外部冲击时导致金融体系缺乏必要的免疫能力。

IGCSE

alevel数学

alevel课程培训机构

ib 补习